首页

umfoot网站

时间:2025-05-24 14:18:51 作者:设计师刘平云:期待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在全国闪光 浏览量:53537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题:回忆父亲徐向前 徐小岩谈“黄埔精神”

  中新网记者 邢利宇

  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徐向前的一生与黄埔军校渊源甚深: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1925年留校任第三期学员队排长;1941年发起成立延安黄埔同学会并担任会长;1984年担任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直至1990年辞世……

  “我的母亲也是黄埔军校的学员,毕业于武汉‘黄埔六期’女生队。”徐向前之子徐小岩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从小就常听父母谈起黄埔军校的他,也因此有着浓厚的“黄埔情结”。

  位于广州东郊的黄埔军校旧址,徐小岩带着自己的儿子到访过多次。每每看到大门两边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他都深有感触,“这是当时那种困难情形下,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一步步崛起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徐向前,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在山西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并当了一段时间教员后,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

  “团结、奋斗、牺牲”是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校提出的三大精神。在黄埔军校,学员们不仅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还锻炼了坚强的革命意志。正如校歌中所唱,“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黄埔军校是徐向前革命的起点。回顾父亲一生指挥并参与的多场战役,徐小岩认为,黄埔奠定了父亲军人的底色,父亲也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了指挥天赋,自己摸索出一套战略战术。

  比如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徐向前担任总指挥兼红四军军长,成为国共两军方面军战区中最年轻的一级指挥员。彼时,蒋介石调集兵力,发动第三次“围剿”。徐向前鉴于敌军尚未部署就绪,一反过去“诱敌深入”的战法,采取先机制敌,半年之内连续发起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歼敌正规军近40个团,红军发展到四万余人。

  1932年、1933年,蒋介石先后发起“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在应对围攻中,徐向前采用黄埔军校学到的战术,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和敌人比意志、比耐力,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胜利。在粉碎“六路围攻”时,歼敌八万余人,成为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

  “在战场上,父亲特别愿意承担责任,靠前指挥,需要做决断的时候,非常果敢,具有超人的军事决断力。”徐小岩说,父亲如此带出了红四方面军狠、硬、快、猛、活的战斗作风。

  徐小岩还回忆了父亲在解放战争时期,以极强的意志力指挥官兵在临汾战役、晋中战役中艰苦鏖战,同样以少胜多的战绩。

  “父亲非常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是他很大的一个特点。”徐小岩说,“父亲有一本毛泽东主席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在延安时就带在身边,不仅经常翻阅,页边还有很多批注。”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等领导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徐向前一生两次担任黄埔同学会会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央派徐向前发起成立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并担任会长。1984年6月,新时期的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徐向前担任首任会长。这也是他晚年担任的唯一职务。

  出任会长后,徐向前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题词“黄埔同学,精诚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建设强大祖国”,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谈话,提出“天下黄埔是一家”的口号。在谈话中,他语重心长地对在台黄埔同学说,“我们袍泽情深、桑梓谊重、骨肉团圆,不论先期后期,不论大陆台湾,我们都是同学。”这篇谈话在台湾、港澳地区和海外激起热烈反响。在其感召下,许多台湾和海外的黄埔同学都成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积极支持者。

  徐小岩还记得,1990年5月,台湾的黄埔一期同学邓文仪率团访问北京。徐向前在重病中与他进行了最后的会面。邓文仪回到台湾后,成立了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并在编辑出版的刊物上印上:“反‘台独’、反分裂、救国家、救同胞、谋和平、谋统一。”(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环广西南宁城市赛段:车手五爬青秀山

“.CN”的域名注册之路由于一开始的注册流程繁琐等原因,注册量增长相当缓慢。在1994年-至1997年的三年间,“.CN”域名只注册了1000个左右。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CN”域名数量已经猛增至2013万个。

对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伏特台风”黑客组织是陌生的,但对美国炒作“中国网络威胁”却并不陌生。此前,美国媒体甚至大肆炒作所谓“中国起重机威胁论”,声称遍布全美各地的起重机“可受到远端操控”,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自然资源部: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十六次排除延期清单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例,它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还包括人力资本投入。我现在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教授经济发展中的地缘政治变化相关课程,课堂的90名学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此外,我最近在波兰的中国电影节上看了中国电影,也欣赏了中国乐团的音乐表演。

“快乐源泉”!美国华裔青少年到广州最想尝“中国奶茶”

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主办的“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4”12月9日在北京举办。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就“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议题展开研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